算命,即是指推测人命运休咎之行为,属于玄学范畴。研究算命的学术叫易学,也叫命理术数;理论核心是阴阳五行、天干地支及伏羲八卦,理论系统较为复杂深奥。算命的本质是封建迷信。


狭义的算命是指对人生辰八字(四柱八字、六柱预测)的推算预测;广义的算命则涵盖紫微斗数、看相(面相手相)、八卦六爻、奇门遁甲等等,古代的占卜、青乌术、筮法等均属于算命范畴。社会上所言的算命泛指四柱八字推算预测。战国竹简中记述,算命起于先秦。

算命这门学问源远流长、博大精深,其是古典哲学阴阳五行学说的分支,民间多用于对未来事推测以求探知命运发展轨迹。孔子曰:”不知命,无以为君子”。黄石公的《素书》也曰:“贤人君子,明于盛衰之道,通乎成败之数,审乎治乱之势,达乎去就之理。故潜居抱道,以待其时。若时至而行,则能极人臣之位;得机而动,则能成绝代之功。如其不遇,没身而已。”意思即是,大智者应了解盛与衰的规律,知道成与败的时间,审视好与坏的时势,知道去与回的时机,把握时机,适时而为、顺势而动。


命运是客观存在的,这种客观存在实际就是指生命状态的个别性、特殊性,每个人生下命运就不同。命运问题始终是困扰人生的大问题,命运处在可知与不可知之间,命运肯定存在,因为人之生活、前途确实存在外在的非人力可把控的偶然性因素。如何注意、懂得、认识、重视偶然性,要利用或抗衡这种偶然性,或不为其左右而在偶然性中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必然性,这就是安身立命,这样就不会做非分之想,就是君子之所为了。

理论依据


算命是一门略神秘的玄学,以《易经》为根基、以阴阳五行体系为理论依据的学问。《周易》起源于伏羲八卦,伏羲八卦又源于“河图洛书”;《易·系辞上》说:“河出图,洛出书,圣人则之。”从河图洛书到八卦符号再到解释八卦的卦爻辞,可以看出中国文化的发展走向,是取法自然又以人们的经验充实其中的一种思维方法。算命的理论依据是“阴阳五行”,其是中国古典哲学的核心,为古代朴素的唯物哲学;阴阳,指世界上一切事物中都具有的两种既互相对立又互相联系的力量;五行即由“木、火、土、金、水”五种基本物质的运行和变化所构成,它强调整体概念;阴阳与五行两大学说的合流形成了中国传统思维的框架。依据阴阳五行之性、自然之理,转化为十神之性、人事之理而形成算命术一套完整推算体系。
预测,是根据已知的某些条件去找出该事物的规律,并依据其规律去推算事物的发展趋势。万事万物之中,既存在“定数”(规律)又存在“变数”(无规律),预测某一事物其“定数”的一面是可以测出来的,而其“变数”是无法预测的,为什么“变数”一面无法预测?了解过“蝴蝶效应”定律便不难理解。既有定数又有变数,此乃天地之道,人禀命于天,其理亦然。


客观局限


各门类学问之理论源泉是《易经》,何为《易》?一是“变易”,一种混沌现象,一个微小的变化能影响事物的发展(蝴蝶效应);宇宙万物,变幻无常,时刻变化,人事也是如此。二是“简易”,一阴一阳,囊括了万种事物之理;有天就有地,有男就有女,有上就有下,有前就有后,都是相反相成,对立统一。三是“不易”,虽世间的事物错综复杂,变化多端,但是有一样东西永远不变的,那就是规律;天地运行,四季轮换,寒暑交替,冬寒夏热,月盈则亏,日午则偏,物极必反,这便是规律。